2020年11月30日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邮政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司法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《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》。这是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在新时期全局性、综合性的纲领性文件,对于促进行业绿色发展、防治快递包装污染等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邮政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,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较大压力,尤其是快递包装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近年来,在包装绿色化、减量化和可循环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。特别是在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建设方面,持续加大推进力度。推动在《电子商务法》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《快递暂行条例》《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中增设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条款。在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,关于快递包装绿色环保的国家标准已达4项、行业标准7项。
与此同时,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包装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回收处理等多个环节,关系到包装生产企业、寄递企业、社会公众和回收企业等多个主体,需要发挥部门合力作用持续推进。《意见》的起草印发,系统总结过去几年的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实践经验,明确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目标和方向,完善工作措施并按照部门职责做好任务分工,以明晰责任和强化落地。
《意见》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,到2022年底,快递包装领域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,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;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,全面建立统一规范、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;电商和快递规范化管理普遍推行,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%,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,快递包装减量化、绿色化、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。
到2025年底,快递包装领域全面构建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、标准和政策体系,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、使用、回收、处置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;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,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,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取得重大进展,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。
《意见》立足我国快递包装工作实际情况,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,加强电商快递规范管理,增加绿色产品供给,培育循环包装新型模式,统筹谋划、综合施策,推进快递包装“绿色革命”。
《意见》共分为八个部分:
第一部分:总体要求。明确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,及工作目标。
第二至第六部分:主要任务。
一是健全完善相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,提高标准约束力。加快制修订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重点领域强制性标准,强化实施效果评估,提高标准约束力。
二是强化绿色治理,落实快递行业塑料制品禁限要求,推动包装材料源头减量,淘汰劣质包装,避免过度包装,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,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。
三是加强电商快递规范管理,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。
四是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,完善回收基础设施建设,逐步降低运营成本。
五是规范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,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收集和清运处置。
第七部分:保障体系。加强监督检查,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,强化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智能化等科技支撑,加强产学研衔接,加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。
第八部分:组织实施。
《意见》提出,升级完善快递包装标准。制定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,建立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、绿色包装认证等重点领域标准。研究制定包装产品标识标准,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和可降解包装产品标识制度。强化绿色治理,落实快递行业塑料制品禁限要求,推动包装材料从源头减量,淘汰劣质包装,避免过度包装,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。全面禁止电商和快递企业使用重金属含量、溶剂残留等超标的劣质包装袋,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。强化科技支撑。开发新技术,研发新产品。加强产学研衔接,加大快递绿色包装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。